Page 82 - 佛乘世界月刊 No89
P. 82

佛 教 史 話




             佛教藝術史(16)


             絲路上的瑰寶(四)


             敦煌石窟經變圖與紙本經變文




             隋唐至五代以前,因為國勢強盛、宗教寬容、文
             化融合、藝術交流,敦煌石窟壁畫中的經變畫,
             因應佛教中國化的需求而產生,成為世界佛教藝
             術珍貴的遺產。



             整理/何宥蓁


                 上一回經變圖賞析,我們說到唐代佛教                      佛法產生興趣、嚮往,而這種絹本、紙本的
             藝術中壁畫與絹畫的特色,由於唐代供養                         經變文,就如同僧侶向民眾講授佛法或寄寓
             人的社會階層多元、民間財力比其他時期                         佛理故事時的腳本。
             雄厚,東西文化與藝術交流也更為頻繁、豐

             富。有關於佛國淨土的描繪、詮釋佛經典義                        降魔變圖 舍利弗力退外道
             理的方式也趨向多方發展,在傳教活動中有                            在眾多變文故事中,《勞度叉鬥聖變
             更加靈活變通的方式,此前兩期略敘之經變                        圖》一直是敦煌莫高窟壁畫的幾大主題之
             圖即為明證。但經變圖並不只有在敦煌莫高                        一,從南北朝直到唐宋時期都有不同規模的
             窟石壁上,為了讓更多其他信眾、過往遊客                        繪製。在敦煌石窟現存《勞度叉鬥聖變》
             商人,甚至供養人觀看,經變圖也有繪製於                        19幅,分別位於莫高窟第 6、9、25、53、
             寺廟壁上。或書繪於其他絹本、紙本,配合                        55、72、85、98、108、146、196、335、
             唐時從漢百戲逐漸演變出來的說唱藝術,以                        342、454  窟。本期要分享的是其中一卷非
             圖文並茂加之人聲、樂聲的形式,供傳法時                        石窟壁畫的紙本水墨繪卷,是根據佛教藝術

             念誦,更能吸引未受文字教育的普羅大眾對                        東傳後、漢化特色明顯的文本《降魔變文》











            ▲圖1:《降魔變圖》描述釋迦牟尼佛成佛前降魔的過程。水墨紙本,27.5x571.3cm,出自敦煌莫高窟,年代約西元800~1000年。全幅圖(P82+83)



                   .82
                    .82.THE WORLD OF FORSHANG.THE WORLD OF FORSHANG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